我在孟買的家位於Cumballa Hill,是南孟買其中一個高尚住宅區。從前這一帶也是領事館區,後來很多領事館都遷往孟買的商業中心Nariman Point。
我們居住的單位兩房一廳,大約有一千尺,位於四樓,景觀向著另一橦住宅大廈,不過中間有樹木相隔,所以單位還算開陽。景觀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重要的考慮。我們參觀過一些向海的單位,大白天的海景或許十分寫意,但到了晚上整個海面漆黑一片,其實無甚可觀。再加上孟買海景單位叫價高,又一定會有潮濕的問題,所以我們都沒有考慮。選擇Cumballa Hill這個單位,除了因為交通方便,就近丈夫的工作地點外,還因為業主剛剛翻新整個單位,地板、牆壁、浴室和門窗都是全新的。我們沒有想過要租一個全新裝修的單位,不過當我們想像風季到來的時候,每天都刮風下雨,全新的鋁窗在防濕、防風方面一定比木窗強,單位的租金亦算合理,所以就租下來。
我們的單位沒有工人房,不過業主在裝修時已經考慮到租客用工人的需要。每個房間和客廳都有一個電鈴,用來召喚在廚房待命的工人。每個房間的門、衣櫃櫃門和衣櫃裡的抽屜都可以上鎖,這些鎖並不是裝模作樣,每條鎖鑰都不同,丟失了要通知業主找工匠重新配製。甚至連廚房內的雪櫃都可以鎖上,防止工人偷食物。我敢說,我們的大廈裡頭,不計算司機,每一戶都最少用一個工人。在這裡,一個工人的月薪不過是一、二千盧比,兩個人去四、五星級酒店吃一頓飯也不止這個數目,比較之下就可以知道這裡請工人是多麼便宜。工人替主人家清潔家居,做跑腿,服侍主人一家(包括主人家裡的小黄帝、小公主)。至於煮飯,通常另聘廚子。我們剛搬來不久,大廈的管理員就已經問我們要不要請工人和廚子。早一陣子遇見住在一樓業主的親戚,也同樣問起要不要請個工人和廚子。生活在這個地區,工人成為了生活環境的一部分,家裡沒有工人,反而是一件奇怪的事。這些工人當中,部分有自己的居所,部分則寄住在主人家裡,亦有主人讓工人住樓下的車房。如果我們要請一個工人,也可以將她安置在廚房裡頭,讓工人晚上在廚房打地鋪。不過我們不喜歡家裡有陌生人,家頭細務還是自己來做比較好。
大廈只有十層樓高,有四十幾年樓齡。對比起新建的高尚住宅大廈,我們的大廈並不算奢華,像香港跑馬地、半山一帶的老式豪宅,看上去有點舊,但保養良好。兩部升降機都是趟閘式,偶而會有管理人員在升降機內當值,為住客開關閘門。圍繞著大廈的是露天泊車位,而在大廈大堂前有一個車輛落客處,黃昏小孩子們都愛在那裡踢足球或打印度棒球。一如所有高尚住宅區,這裡的保安嚴密,廿四小時都有幾個保安人員把守停車場的閘口,因此住客都放心讓自家的孩子在樓下嬉戲。管理也是井井有條,早上七時左右清潔各層走廊、樓梯,七時半收集各家各戶的垃圾。業主提醒我,晚上千萬不要將垃圾放在門外,以免影響大廈的形象,對鄰居和訪客做成不便。於是,要「倒垃圾」的日子,我只好七點鐘爬起床,睡眼惺忪將包好的垃圾送出門口,再爬回床上去繼續睡。在這裡,我回到了小時候左鄰右里互相招呼的年代。不消兩個星期,大廈各層的住客已經知道有兩個外國人搬進來。住客們都十分友善,出入都有問好,跟鄰居碰面也會寒暄兩句。大廈入口有一個告示牌寫著一句諺語,大意是「互相忍讓,以和為貴」。看來印度人在鄰里方面跟傳統的中國人都是一樣,同一屋簷下,最緊要和和氣氣。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