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跳舞的關係,一到孟買就認識了Malou和Tim。這一對歐美情侣拍擋在孟買教跳舞為生,亦有做一些慈善工作,教來自鄉村的小朋友跳舞。期間趣事多多,最特別的要算這個。
當我們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人有三急,都會向老師說:「老師,我想去洗手間。」不過,Malou和Tim教的這一班小女孩就不會這麼說。因為在她們的日常生活裡,並沒有toilet或washroom這樣東西。Malou起初還不為意,在她們面前問誰人要去洗手間,發覺總是沒有人回應。後來她發現一個小女孩害羞地看著她豎起一隻尾指,她不明白小女孩的意思,經過翻譯人員一番詢問,才知道原來小女孩想小解!這一刻,她才意識到這一班孩子們根本不知道toilet是甚麼。於是,Malou給這一群女孩子上人生第一課,就是帶她們上廁所,教她們如何用坐廁。鄉村裡小解怎麼會是坐著呢?結果一個個小女孩還是兩腳站到廁板上去。完事了,她叫她們洗手,小女孩天真地反問她為甚麼要這樣做,剎那間她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她們。後來還是一架乾手機,說服了小女孩們去洗手。小女孩們未用過乾手機,覺得新奇,都想試試看。Malou跟她們說,想用乾手機,就要先洗手,於是一個個孩子就聽聽話話的洗手,然後爭先恐後跑到乾手機去吹風。
之後,Tim補充說,他們也遇過一個司機,用同一個手勢來表示他要去小解。我們無法知道究竟這個「我要去小解」的手勢在印度鄉村人口中有多普遍,或許這只不過是某一區域的習慣,其他地區或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從這樁小事,我們只知道toilet不是必然的,也不是一個眾人皆知的詞彙,在印度仍然有很多人過著沒有toilet的日子。如果我們將toilet看成是人類基本生活條件之一,那麼印度政府和WTO (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在這方面就仍需努力。我在想,如果沒有了toilet、bathroom、washroom、洗手間、廁所、小解等詞彙,我們又會怎樣向人們含蓄而又禮貌地表達這一個生理需要呢?看來這個「我要V V」的手勢還不錯呢!
現時有 3 個留言
Hi Royce, 你這篇文章讓我想起幾年前我到印度喀什米爾旅遊, 大部份地方也沒有洗手間, natural bathroom成為每天必去的地方.
怪不得我以前在飛機上工作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印度人在地上或坐位下大小便的情況。還以為他們「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