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usual Journey

探訪國家:印度 (Mumbai)


分享工具 These icons link to social bookmarking sites where readers can share and discover new web pages.
  • Facebook
  • Google
  • Live
  • del.icio.us
  • TwitThis
更多...
RTHK Logo

我寫我在

OK定係唔OK?

July 8, 2009

網友Shirley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剛好上週末跟丈夫的同事晚飯,飯局間也正正討論過這個問題,決定將之化成一篇blog post。Shirley的問題是﹣印度人是否什麼都說ok, 但辦起事來就不ok, 朋友說印度人是”講大話”的民族, 真的嗎?

印度人的確是甚麼都說ok。除了講ok,另一個意思相近的本地話是「chige」。身體語言方面,他們的頭微微向左右兩邊擺動,也有ok的意思。這三種表達方式,可以是單一進行,也可以是同時進行。細心觀察本地的印度人交談,你就會看到他的頭不時擺動,又會不時聽到ok或chige等字眼。不過,他們的ok,跟我們理解的ok是有很大的差別。中國人是「牙齒當金洗」,話一就一,話二就二,所以不會隨便認同或答應人家。正因為這個文化背景,我們理解的ok是絕對的﹣「可以」、「得」就是ok,「不可以」、「唔得」就是唔ok。印度人的ok,從中國人的角度出發,用香港人的用語,應該理解為「收到」,文雅一點就是「聽到了」,他們講ok,並不一定包含「得」或「可以」的意思。情況有點像日本人的「はい」(hai)。當日本人說「はい」的時候,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過是「聽到了」的意思,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好」、「可以」或「Yes」的答覆。依稀記得HangYee@日本在其中一篇blog post寫過日本人「はい」的意思,在電子字典裡頭,「はい」可以是「yes」,也可以是「No」!我想印度人的ok還未去到日本人的層次,但是他們對於ok的思維與用法,跟日本人對於「はい」大致是相同的。如果用廣東話去表達印度人的ok,我想「唔」會是最接近了。

基於他們對於ok的用法和理解,當他們說ok的時候,辦起事來就不一定ok了。外國人或許會以為他們存心欺騙,可絕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如此。由於他們說ok的時候並不一定是指「得」或「可以」,所以他們其實並沒有切實地答應你甚麼,到頭來無論事情做了還是沒有做、早一點做還是晚一點做、成功不成功,他們都覺得是沒有問題的。上週,我要請負責我單位的電器技師Utam先生來維修幾個電插頭。Utam先生是一個衣著整齊而又有禮貌的人,是業主的合約電器技師,單位內所有關於電路的東西都是由他負責。每一次打電話請他來,跟他約好了時間,他都會說ok。不過他不一定會出現,有時他會十分準時,有時會「連人影都無」。再打電話去,再約好時間,他一樣會說是ok,你約他五點鐘,可他有時會六點鐘、七點鐘才到達。他是存心欺騙嗎?不是,要不他就不會來做維修了。他說著ok的時候是在敷衍我嗎?可不是,每一次他都細心地完成維修的工作。這樣的情況在這邊時常發生,外國人來到這裡都要做一些語言和思維上的調整,不然就會被這裡的做事態度氣得發瘋。

那麼,印度人是「講大話」的民族嗎?那就得看你從甚麼角度出發去想這個問題了。如果言行不一就是「講大話」的話,那麼不單止是印度人,甚至連日本人都有「講大話」的嫌疑。要是「講大話」是一種由心出發的欺騙行為,那麼我認為說印度人是「講大話」的民族就太過了。他們雖不是「實牙實齒」,但也未至於是「大話精」。


分享工具 These icons link to social bookmarking sites where readers can share and discover new web pages.
  • Facebook
  • Google
  • Live
  • del.icio.us
  • TwitThis
引用

現時有 6 個留言

  1. duckling7 on July 9th, 2009

    呼遣=敷衍
    應咗先算

  2. yvette on July 10th, 2009

    你地有無討論埋印度人講既”no problem”~?

    因為睇本本旅行書
    本本既作者都講~
    印度人經常會講”no problem”
    無論情況幾有問題都會照”no problem”

    我自己諗
    印度人既”no problem”
    似乎反映佢地做人樂觀既一面~
    咩都向好處諗~~~先會咁多”no problem”
    haha

  3. Royce @ 印度 on July 13th, 2009
    Duckling7, 謝謝!
  4. Royce @ 印度 on July 20th, 2009
    Yvette,

    在這邊,比較少聽到No Problem,較常聽到OK。他們說No Problem,我想不是因為他們樂觀,而是因為他們真正覺得是No Problem。對你來說,事情可能是很有問題,不過在他來說,就的確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因為壞的是你的事,不是他的事。另外,或許從他的標準來看,的確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事情辦得慢了,令你多等了兩天,在我們的標準這是很有問題,不過從這邊的標準來看,多等兩天的確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一般印度人辦事的標準,跟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一段距離。這一點,外國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像是在替印度人說好話,事實上,我是十分討厭本地人的辦事作風,單單為了一些小事情,如送石油氣、冷氣機例行檢查等,往往浪費我很多時間。可是,各處鄉村各處例,不習慣也得習慣。

    而在這邊生活了一段時間,發現印度人很多都不懂得替別人著想,辦事情時也不會想多一步或想及後果。你跟他說做一,他絕對不會想到做二,也不會想到你或許期待他做一的時候,可以順便做二,更加不會想到為何要做一,你就不用期待他會想到做不好一的後果。從香港人的角度看,他們是欠缺了自覺性,一點也不醒目。我覺得當中還帶有一種奴性,只有奴隸,才會不加思索地去做主人吩咐的事。一個我親眼看見的例子,傭人用掃把清掃樓下陽台的塵埃,期間屋主走出陽台,在陽台上講電話。屋主走到那裡,那傭人就將塵掃到那裡,屋主自己不為意,但我在樓上就看到屋主一腳都是塵!那傭人只會想到要掃走陽台上的塵,至於他這樣做會否弄髒了屋主的腳,又或是弄髒了別的地方,他就不會想到了。題外話,這邊傭人的打掃方式是dust redistribution(塵埃再分配),在這邊是十分有名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打掃不用腦!

    Royce

  5. cm on July 21st, 2009

    塵埃再分配…=_=” , 我實在無法接受, 我應該不能到印度生活, 旅行就唔知…

  6. Royce @ 印度 on July 27th, 2009
    CM,

    所以我沒有請工人在家裡清潔,因為我和丈夫都覺得,他們打掃後可能比打掃前更污穢!要是真的要請工人,就要好好教他們怎樣清潔。我沒有耐性,教得來自己也做好了,或是未教好他們我早已經被他們「激死」。又或是要跟我的印度朋友Sonia一樣,對自己工人做家務,要「隻眼開、隻眼閉」,反正她自己是不會親自動手做(她也做不了那麼多),又一定要請人做,就唯有將就點。

    你放心好了,在五星級大酒店不會有這樣的情況,放心來印度旅行吧!

    Royce

回應傳送中

留下您的意見


生活態度 | 習慣 | 語言
    
  •  

    July 2009
    M T W T F S S
    « Jun   Aug »
     1235
    6791012
    1415161819
    2123242526
    282931  
  • Where Am I?

  • 各自各精彩
  • Tags

    上網 交通 人文風景 住屋 博物館 咖啡室 商業活動 地方菜 地理 基建 外國人 學舞記 宗教 小吃點心 小貼士 市場 廁所 建築 摩洛哥 旅遊 書店 服飾 機場 氣候 污染 法國 烹飪 生活 生活態度 用品 的士 神話 節慶 習俗 習慣 語言 閱讀 阿根廷 風季 飲食 Chennai Gujarat Kolkata Odissi Parsi
  • Recent Posts

    • 土產女性衛生用品
    • 學舞記﹣敬師節(Guru Purnima)與我的腳鈴(Ghungroo)
    • 孟買的關公廟
    • 咖哩方程式
    • 芒果派對
  • Recent Comments

    • 剛 on 芒果派對
    • Pledy Lui on 印度廚房
    • JOY on 南印度咖啡
    • 江's on 混亂、神奇、電費單
    • 江's on 混亂、神奇、電費單

Royce @ 印度
Copyright © 2019 R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