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usual Journey

探訪國家:印度 (Mumbai)


分享工具 These icons link to social bookmarking sites where readers can share and discover new web pages.
  • Facebook
  • Google
  • Live
  • del.icio.us
  • TwitThis
更多...
RTHK Logo

我寫我在

重臨法國(三)﹣香水之都格拉斯

October 23, 2009

格拉斯舊火車站樓就在新站樓旁邊,現在已經停止使用。 
格拉斯舊火車站樓就在新站樓旁邊,現在已經停止使用。 

趁著待在康城(Cannes)幾天,特地去香水之都格拉斯(Grasse)走一趟。由康城去格拉斯,最便宜是坐巴士,只需要一歐元,車程一個小時,好處是巴士總站就在山上的市中心。坐火車就比較貴,要3.7歐元,車程較短,只需半小時,不過到達後要轉乘當地巴士去市中心,巴士車程約五分鐘。我一向喜歡鐵路,所以選擇坐火車。格拉斯雖然算是一個熱門的旅遊點,不過顯然坐火車來觀光的人不算多(我想大多數遊客都是坐巴士去的),所以火車站內對遊客的指示十分有限。我花了十分鐘,左問右問,才弄清楚怎樣坐巴士去市中心。其實是簡單得不得了,不過站內就是沒有清楚的法文和英文指示。一走出火車站門口立即向右轉,直行十米,會見到右手邊有一條上山的馬路,馬路旁的樹蔭下就是向山上行的巴士站,在那裡,只要坐去centre ville的巴士就可以了(如果無記錯,應該是2號、3號、4號巴士),車費一歐元。順帶一題,對正火車站門口的巴士站是下行巴士的落客點,記得不要像我一樣在那裡白等。

格拉斯火車站出入口。
格拉斯火車站出入口。

樹蔭下就是向山上行的巴士站。
樹蔭下就是向山上行的巴士站。

格拉斯之行有四個目的地﹣Musée international de la Parfumerie(國際香水博物館)、Fragonard的Le Musée du parfum(Fragonard香水博物館)、Fragonard的Le Musée Provençal du Costume et du Bijou(Fragonard普羅旺斯服飾及首飾博物館)及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de Provence(普羅旺斯美術歴史博物館)。每間博物館之間相距不過幾十米,參觀非常方便。除了國際香水博物館之外,其餘的都是小型博物館,所以一個下午就足夠參觀所有博物館。但是如果你是香水迷、香水瓶迷,那麼你可以隨隨便便在那裡待一、兩天。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de Provence
先講跟香水沒有關係的博物館罷。普羅旺斯美術歴史博物館位於一座十八世紀上流社會家族建築物內,透過展出傢俱、油畫、首飾、玩具、廚房用具等日常生活用品,重新呈現十八至二十世紀普羅旺斯人的家居生活面貌。博物館共分三層。地面一層展示當時起居室、卧室的陳設。樓上一層是臨時展覽室,並有展出當年屋主所收藏的軍事兵器和同時代的婦女首飾。地下是廚房和花園,除了各式瓷器和廚房用具外,還有展出兒童玩具。免費入場。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de Provence,建築物建於1771年。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de Provence,建築物建於1771年。

Le Musée Provençal du Costume et du Bijou
這是一間蚊型博物館,只有一層,面積不到二千尺。內裡展出幾十件十八至二十世紀的首飾,包括十字架、掛在腰間的鎖鑰、剪刀扣及外套扣,以及十多套當時婦女的衣服。我特別喜歡衣服的部分,除了看到當時的婦女如何利用頭巾、圍巾打扮,還看到她們如何使用十字架和剪刀扣一類現在不太常見的配飾。普羅旺斯畢竟不是大城市,婦女的打扮沒有巴黎上流社會的奢華,不過就帶著一份簡約、質樸的農村氣色,別有一翻味道。男士們或許對婦女服飾不太感興趣,不過這家博物館是免費入場的,不妨也去逛逛。

Le Musée du parfum
一走進Fragonard的香水博物館,就聞到一陣陣幽香,再加上柔和的燈光、精緻的展品、古老建築物的歴史氣氛和精心安排的陳設和裝飾,務求令參觀者有一個浪漫、悠閒而又帶點夢幻的香水體驗。這個博物館的確是賞心閱目,也有點令人流連忘返。不過館內那一陣香味卻令我失望。或許我的要求有點不合情理,我理想的博物館應該是中性的,所以在嗅覺這個環節上,也應該是中立、中性的。不過這家博物館是Fragonard香水廠的自家博物館,要求它保持嗅覺上的「中立」似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它自家的香水店和廠房就設在博物館的樓下,香味總會有意無意地滲入博物館的每一個角落。當我在博物館下層的香水店閒逛時,我就想,我的嗅覺已經完全被館內的香味「佔領」,對於店內那一瓶瓶不同名稱的香芬、沐浴露,我已經不懂得分辨它們的氣味,這樣我又怎麼會有意慾去買它的產品呢!或許從Fragonard的角度去想,當參觀者不知不覺成為Fragonard香芬的「俘虜」時,他們買產品時也會特別闊綽罷。不過這一招對我並不奏效。

既然是Fragonard的自家博物館,館內當然展出不少Fragonard的香水瓶、從前廠房使用的工具和玻璃容器。最精緻和最吸引參觀者當然是美倫美奐的香水瓶,可惜館內禁止拍照,否則單單是香水瓶就會謀殺不少菲林片。博物館下層是辦公室和廠房,博物館安排免費導賞團讓遊人參觀廠房。我到達的時候剛剛錯過了導賞團,看不到香水廠內的實況。不過後來我在Musée international de la Parfumerie的展覽中還是看到了香水的製作過程,的確是跟電影「香水」(The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裡所看到的一模一樣。Fragonard香水博物館也是免費入場的。

Musée international de la Parfumerie
這是我最期待的博物館,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間以香水為主題的博物館,事實上它也沒有令我失望。論規模,它比Fragonard的香水博物館要大得多;論館藏,它也比Fragonard的香水博物館要廣和多。博物館展出歴史上不同時代的香水瓶和與香芬有關的產品,最老的展品包括一系列古埃及、希臘和羅馬的香油瓶和當時的美容工具,如鏡子、畫眼線的工具等。香水由最初作為醫療用品、宗教用品,到成為取悅自己和別人的生活用品,我們要多得羅馬人發明玻璃製香水瓶。玻璃香水瓶可以大量生產,又便宜,促進了古時代香水的普及。而以玻璃製作香水瓶的做法,由此一直延續至今。

除了香水瓶,館內有短片介紹香水的製作過程,當然還有展出古時製作香水的儀器實物。不過我最欣賞的,還是博物館一系列啟發和教育參觀者嗅覺的設計,令參觀博物館並非純粹是一個視覺上和聽覺上的體驗,還是一個嗅覺上的體驗和學習。館內有一個小型的香草温室,裡面栽種著幾十種香水常用的原材料植物,令參觀者有機會親身接觸和認識原材料。另外,館內在不同角落設有香芬機,參觀者只要按製,香芬機就會噴出香芬。香芬機也是用來向參觀者介紹香水的原材料,如茉莉、士多啤利、百里香等。博物館共分為四層,最底層是紀念品店和展示現代各香水品牌香水瓶的展館,可惜博物館也是禁止拍照,否則我的相機一定會在這裡大開殺戒。博物館入場費為三歐元,自動導賞機免費提供。

相關網站:

Musée international de la Parfumerie及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de Provence﹣http://www.museesdegrasse.com

Le Musée Provençal du Costume et du Bijou及Le Musée du parfum﹣http://www.fragonard.com

格拉斯舊城區街道。
格拉斯舊城區街道。


分享工具 These icons link to social bookmarking sites where readers can share and discover new web pages.
  • Facebook
  • Google
  • Live
  • del.icio.us
  • TwitThis
引用

現時有 3 個留言

  1. dkpang on October 27th, 2009

    I worked in Sophia-Antipolis, very close to Grasse and I went there once. I feel bad after reading the detail of your journey, for I never visited the places you mentioned about.

  2. Royce @ 印度 on November 2nd, 2009
    Hi dkpang,

    我自己和認識的朋友都跟你一樣﹣住在當地的時候,從來都不去當地的名勝。我在巴黎住的時候,就從來沒有去過羅浮宮;住在新加坡的時候,一次都未踏足過聖淘沙島。心裡總是想,我既然住在這個地方,時間多的是,遲一點再去也沒有問題。等了又等,推了又推,結果到離開那個地方,仍然未有在當地最有名的觀光點留下足跡,那時候心裡總有一點點慚愧。不過想一想,有多少法國人上過巴黎鐵塔,又有多少個香港人遊過海洋公園?距離這些觀光點太近,吸引指數也自自然然下降,去參觀的意欲也就大減。看來這個也是人之常情啊!

  3. Lander/lychi on June 17th, 2011

    I agree with all of your comments. When you live in the city, you will never treat yourself as a tourist and you will see things differently than a tourist. Like I live in SF and I never really look at SF from a tourist’s perspective. And last time I showed my cousin around and take a photo in front of Palace of Fine Art, a tourist spot, then posted on FB. My friend immediately asked me, you are not a tourist, why are you taking photo in front of Palace of Fine Art? At that moment, I really feel like, oh, I kinda lost the privilege of being a tourist!

回應傳送中

留下您的意見


交通 | 博物館 | 小貼士 | 旅遊 | 服飾 | 法國
    
  •  

    October 2009
    M T W T F S S
    « Sep   Nov »
     124
    56781011
    1213141617
    1920212425
    262728293031  
  • Where Am I?

  • 各自各精彩
  • Tags

    上網 交通 人文風景 住屋 博物館 咖啡室 商業活動 地方菜 地理 基建 外國人 學舞記 宗教 小吃點心 小貼士 市場 廁所 建築 摩洛哥 旅遊 書店 服飾 機場 氣候 污染 法國 烹飪 生活 生活態度 用品 的士 神話 節慶 習俗 習慣 語言 閱讀 阿根廷 風季 飲食 Chennai Gujarat Kolkata Odissi Parsi
  • Recent Posts

    • 土產女性衛生用品
    • 學舞記﹣敬師節(Guru Purnima)與我的腳鈴(Ghungroo)
    • 孟買的關公廟
    • 咖哩方程式
    • 芒果派對
  • Recent Comments

    • 剛 on 芒果派對
    • Pledy Lui on 印度廚房
    • JOY on 南印度咖啡
    • 江's on 混亂、神奇、電費單
    • 江's on 混亂、神奇、電費單

Royce @ 印度
Copyright © 2021 R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