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探望朋友期間,常常被問及「在孟買生活,難受嗎?」這個問題。我每一次都要花一些篇幅去解釋我的生活實況,因為我在孟買的生活,並不單單能夠用難受或不難受來概括。
我總是對友人說,我在孟買過的生活,是我人生目前為止最豪華的。我有私家車和司機載我出入,出外用膳、跟丈夫應酬都是去四、五級國際大酒店,吃和穿的都是本地的高價產品。我常常跟朋友打趣地說,我現在過的是真正的有錢太太生活,腳一踏出門就是踏進私家車,一踏出私家車就是當地有冷氣的店鋪或餐廳,這樣一來一回,根本不必要在街上走路。試過這樣的生活,我才明白為甚麼太太們可以穿四寸高跟鞋、穿一身名牌時裝去出街購物。如果我想的話,我們還可以在家裡請一個厨師、清潔女傭,那麼我就更加可以十指不玷陽春水,蹺起雙手,安心做我的少奶奶。如果這樣的生活也叫難受,就真是折墮了!
既然在孟買生活可以如此豪華,那為甚麼孟買無法吸引西方人來工作呢?為甚麼大部分人一聽到到印度工作,第一個反應總是「耍手擰頭」?居住和工作環境不理想是關鍵。空氣和海水污染、污穢的街道、噪音、落後的公共運輸系統、危險的道路環境、一片混亂的市容、對私隱和私人空間的不理解和不尊重、不現代化的時間概念等等,都是令外國人對這個地方敬而遠之的重要因素。其實,那些豪華待遇,不過是用來補償或減輕在孟買生活的種種不方便和厭惡感。若果在孟買的生活是方便如香港、乾淨如新加坡,在這邊出入就不用私家車了。
在讀網誌時讀到這一篇文章,我看了是身同感受,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www.manfrommatunga.com/archives/000136.html(英文的)。不過,我覺得hardship allowance就有點兒誇張了。
引用
現時有 2 個留言
我路過的, 暫時亦在孟買工作中, 如無意外要留到一月中. 我覺得在孟買最難受的是”很多人和很多車”, 去到那裡都是人! 街上路上或海灘上, 不論晚上或清晨, 圍繞著自己的都是人! 我也有私家車接戴往來聽落也很不錯, 但是每晚放工都要捱塞車,被困在細小的車廂中個半小時, 確是難受. 不過我十分認同你那句– “因為我在這孟買的生活,並不單單能夠用難受或不難受來概括。”
不過我最怕或討厭的還是塞車時被困在交通燈前,因為哪裡常常是行乞、小販的經營地點。他們知道在繁忙的交叉路口,汽車往往要停在燈前兩、三分鐘,所以哪裡就成為他們行動的最佳地點。他們一個又一個,逐輛車拍車窗,或向你要錢,或向你賣書、賣雜誌。行乞的見你是外國人,就特別愛死纏難打。一個原因,或許他們相信你會比已經變得麻木的孟買人更有同情心,更願意花錢在他們身上;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相信外國人一定是有錢的,給他們錢時也會闊綽點。盡管我已經學會變得麻木,但是我仍然覺得他們拍車窗的行為很煩人,是一種心理上的hara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