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石窟遊,還遊了週邊另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石窟群Ellora Caves。Ellora石窟群佔地比Ajanta要大得多,我們用了三個多小時,只遊了一半的石窟(十六至三十四號窟)。一至十五號窟,只能留待下一次看了。
跟Ajanta石窟一樣,所有石窟都是開山鑿成。這裡的石窟,規模比Ajanta的要大,最大的一個(十六號窟),基本上是在山裡鑿出一座神廟來!花了好幾世代才完成的。由於Ellora有不少石窟雕刻都是暴露在戶外,經過歲月的侵蝕,石刻細緻的部分都已不可見,而壁畫或有顔色的部分也全都看不見了,這的確有點可惜。雖然如此,Ellora仍有不少相當精細、構圖豐富的石刻,特別是在室內的石刻,就保存得不錯。下面會看到幾組我覺得很美的石刻。印度神祇眾多,看的時候我也攪不清誰是誰,不過這無損我欣賞的趣味。
之前我提過雕像的站姿tribhangi。Tribhangi是印度古典舞的用語,解作three bands(三部分的彎曲)﹣腿、腰、上胸。印度不少的雕塑,人物的姿勢都采用tribhangi。通常你會見到上胸向一邊伸展、腰部彎曲、臀部就向另一邊伸展、腿通常都是曲的,不過也有直腿的,總之人體不是筆直的,而是呈曲線。這樣的姿勢,無論是男或女的雕像,都更能凸顯人體的線條美。在Ellora石窟裡,就看到不少這樣的例子。
十六號窟的部分景觀。柱後的就是窟中心的神廟,神廟裡還有殿堂,不是實心的。
十六號窟的部分景觀。照片左邊見到的一列大象石刻,是刻在神柱的最底部,作為神廟的支持。
我們的敦煌石窟有十分出名的飛天壁畫。十六號窟神廟的外牆也裝飾有飛天的石刻,其中一個以臀部示人的姿勢也夠性感。
古代印度神廟中常有一些男歡女愛的雕塑。像這一個擁吻姿態的,對比起有性愛場面的也算是小兒科了。
這個石刻雖然缺了一大部分,但無捐人物的姿態美。印度的神都是多手的,通常每一隻手上都會或拿著法器、或做著手印,這些手都是神祇各種權能的具體象徵。我們的千手觀音,大概都是同一個意思。
我也不知道這個是甚麼神。印度的神話故事我看了不少,但還是不會分辨。神祇的姿態呈tribhangi(上胸微向一邊伸、腿是曲的)。整個構圖相當豐富,有各式人物圍繞著。
我覺得這個雕刻很特別。一般我看到的都是神祇的雕像,這樣的地獄情境甚少見到。這一個石刻就在上一幅照片的正對面。大概一邊是神、一邊是地獄,對信眾會有更大的影響和刺激吧。
印度雕塑從來不吝惜彰顯女性的身體美,身體豐滿、胸大、小腰。不過這些大概都在呈現一種理想的人體,現實生活中,有這樣身體的人少之有少。
這是在耆那教的一個石窟內拍的,也忘記了是那一號石窟,應該是第三十二號窟)。男的是富貴之神Matanga(富貴的象徵總是要有肚腩),女的是他的妻子。
No comments yet